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之窗 >> 正文
南旭光 汪洋: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治理的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作者:职研所转载     发布时间:2018-10-14     信息来源:151amjs澳金沙门      阅读次数: 【关闭】

人工智能作为支撑所有产业变革的通用性技术,推动着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变革,也对职业教育治理提出了重构与创新的要求。


一、问题的提出

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不仅要在职业教育领域深化各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更要厘清职业教育治理所面对的现实挑战和可选路径,为我国职业教育治理改革与创新提供新的理论借鉴和参考思路。


二、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治理的现实挑战


人工智能对职业教育治理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治理结构的僵化性。调整职业教育治理结构和治理逻辑,整合并优化内部组织系统,进而形成适应具有开放性、多元化、不确定性特征的智能社会需要的组织形态和运作模式,是当前职业教育治理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2.治理方式的低效性。如何转变治理理念、变革治理方式,抛弃不合时宜的简单僵化的管理手段,有效地发挥人工智能所具有的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并及时强化以算法和数据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在职业教育治理过程中的应用效能,形成大数据智能化驱动的智慧化、全景式决策模式和治理方式,是当前职业教育治理面临的第二个挑战。

3.治理范围的狭隘性。如何以职业教育系统的共同愿景和整体利益为导向,重构由更高智力水平的人类群体、更多的智慧体、更专业的社会组织参与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发展新的治理工具并建构保障制度,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第三个治理挑战。

4.治理机制的碎片性。如何解决职业教育系统内及不同组织体系间的冲突和矛盾成为必须直面的难题。实现职业教育整体性动态治理,形成新的自我组织机制及动态平衡,是需要加以研究解决的第四个挑战。


三、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治理的路径选择


若重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发展治理工具并创新治理机制,就应围绕智能社会的特征,结合实际提出改革思路。

1.优化职业教育治理模式。首先,要推动职业教育治理向智慧模式转型。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治理应同时强调治理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人在其中的价值引领和创造力,从而构建职业教育智慧治理模式。其次,要创新智能技术在治理中的研发与应用。必须加强治理手段的创新与应用,不断创新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与治理的结合,提高数据分析、环境识别、问题处理的能力,增强治理主体参与集体行动的能力,切实提高职业教育治理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

2.创新职业教育治理制度。首先,优化职业教育智慧治理顶层设计。必须将对人工智能及其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治理纳入智慧社会治理的范畴,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将治理建立在正式和非正式的系列规则体系基础上,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智慧治理新图景。其次,重视职业教育智慧治理体系建设。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实现“人人互联、物物互联”,通过联通数据分析、网络搭建、智能应用等方式搭建智慧治理平台,改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框架,让职业教育内部或外部的每个参与主体都处于平等地位。

3.重构职业教育治理机制。首先,创设新的治理规则体系。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治理必然要求打破信息垄断的运作方式以及狭隘的部门利益观念,增强治理的开放性、融合性,形成合作共治的治理体系。其次,优化整体治理机制组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将虚拟和现实、内部和外部的场景有效融合,使职业教育治理的规范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及保障体制等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充分建立起多边合作机制、互动协调机制、组织参与机制等,有效缓冲或化解组织之间的利益冲突。

4.完善职业教育治理格局。首先,要实现治理主体的多元协同。职业教育智慧治理的价值除了表现为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职业教育领域的信息,更关键的在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对环境的识别而产生智慧治理的火花,重塑政府、职业院校、市场组织、社会机构等主体间的关系,共同参与职业教育治理。其次,要推动线上线下的网络协同。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形成职业教育治理综合数据库,实现治理数据的互联互通,实时捕捉职业教育领域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在线下充分发挥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整合不同领域、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力量,促进开放融合、多元合作,实现社会协同。最后,要推进治理手段的动态协同。要综合运用法律法规、行政规范、市场规则等多种治理手段,并借助人工智能时代的先进技术全面实时地感知社会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职业教育治理的手段。


四、结语

我们应顺应未来智慧社会的发展趋势,把智能技术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起来,设计并选择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治理的有效路径,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治理的创新与变革,增进治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智慧性。


注:1.本文已经发表在《教育与职业》2018年第18期(原文字数:8396)

     2.作者简介:南旭光(1978- ),男,江苏徐州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教授,博士;汪洋(1975- ),女,湖北襄阳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