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177课:元德秀“琴台善政”
作者:王冬老师廉洁课     发布时间:2023-07-31     信息来源:151amjs澳金沙门      阅读次数: 【关闭】

王子曰:“廉吏可为,鲁山四面墙垣少;达人知足,陶令归来岁月多。”对联中赞颂了唐代廉吏元德秀。这位仅任职三年的鲁山县令,弹琴理政两不误,当秋天到来,只要他在城墙边上的琴台弹起琴来,县周边百姓便自觉地挑着粮食到县城来缴纳皇粮赋税,还不忘感谢县令的恩德,官民同心到这种境界,其他县望而兴叹。这就是元德秀“琴台善政”的典故。

元德秀(695–约754),字紫芝,河南(今河南洛阳市)人,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音乐家。59岁时去世,他的门人谥为“文行先生”,被学者尊称为元鲁山。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 38岁的元德秀以"才行第一"高中进士,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自己申请调任鲁山县令,期满后辞官到陆浑隐居。在鲁山,短短三年能得到老百姓的爱戴,源于他甘冒生死赴五凤楼在皇帝面前为百姓请命之举。

据《新唐书》记载,公元735年,唐玄宗驾临东都洛阳,下旨在五凤楼下举行歌舞会演,命方圆三百里内的刺史、县令都各带歌舞节目供皇帝观赏,据说还要对节目优劣排名并进行赏罚,各地官员搅尽脑汁准备节目,为此不惜花费巨资,甚至借此私立名目,强行摊派,劳民伤财。河内刺史竟然组织的歌舞团有几百名美女,穿着华丽的服装浩浩荡荡乘车去洛阳参加演出,而元德秀仅亲带乐工数十人,步行至洛阳,为唐玄宗献唱了一首自编自导的歌曲《于蔿于》,唐玄宗前面看了半天都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吹捧之作,唯有鲁山县令献上的歌曲是反映百姓疾苦,恳请皇帝怜惜百姓,减免赋税徭役的。唐玄宗不得不赞叹《于蔿于》为贤人之言,还罢免了河内刺史的职务。元德秀的冒险成功地为鲁山百姓减免了三年部分税赋和徭役,还得到皇帝大量赏赐,归来后,元德秀将皇帝的赏赐用于兴修水利、赈济百姓上,于是鲁山人民称其为元青天、元神仙,并在县城依托城墙为其筑琴台,庆祝这百年不遇的大好事。

他在刚任县令时,鲁山曾有老虎经常食人为患。当时有个刚被抓的大盗请求将自己释放去捉老虎,答应打虎后自行入狱,元德秀不顾众人反对释放了大盗,第二天,大盗带着老虎尸体回到县衙,老百姓也不再受虎患祸害。为百姓安危敢于担责,元德秀的胆识就是如此之高。

实际上元德秀是北魏皇族后裔,家里书香门第,他出身官宦之家,父亲曾任刺史,在他幼年就去世了。他自幼言行处处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志向远大,勤奋好学,学识渊博,尤其精通音律。这也是他作曲的《于蔿于》能征服"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唐玄宗的缘故。

五凤楼演出归来后,元德秀依旧关照百姓,史载其:“所得奉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他有空时经常在城墙边上的琴台弹琴,吸引百姓来围观,顺便就能拉近与百姓的距离,了解民情,琴台就便也成了为老百姓解决困难排忧解难的一个临时县衙,弹琴之间,治县理政的大事就跟着解决了,这才出现文章开头的场景,听到县令琴声,老百姓就自觉地来交公粮,琴台善政的名声由此远播。

三年县令期满,元德秀不再眷恋官场,《新唐书·卓行》载“岁满,笥余一缣,驾柴车去。爱陆浑佳山水,乃定居。不为墙垣扃钥,家无仆妾。岁饥,日或不爨”。归隐后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了大量人才。他对简朴生活不以为意,“岁属饥歉,庖厨不爨,而弹琴读书,怡然自得”。

天宝十三年,元德秀去世,他终生未娶,没有后代,所余"家唯枕履箪瓢而已"。他的学生文学家李华为他撰写《元鲁山墓碣铭(并序)》,文学家元结为他撰写《元鲁山墓表》,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散文家、雕刻家李阳冰雕刻,被称为"四绝碑"

王子曰:大文豪苏轼曾发出"恨我不识元鲁山"的感慨,表达对元德秀的敬仰。一生仅任县令三年,却能被载入正史之中,这是极其罕见的,这和元德秀的声名之誉有极大关系,琴台善政是唐开元盛世的一个缩影,其时官民关系尚算和谐,老百姓能在无为而治中获得短暂安宁,元德秀的德政廉政和简政的政绩以及他的德行,是他能被载入史册的主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