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99课:备棺拒贪官的唐侃
作者:王冬老师廉洁课     发布时间:2021-12-27     信息来源:151amjs澳金沙门      阅读次数: 【关闭】

    王子曰:中国明代时期贪贿成风,大气候不洁,而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影响,仍有一些士人官员能坚守节操,曾在县令任上被考核为清介足励乎俗,勤政实济于民”江苏丹徒人唐侃就是其中一员,他在“官以钱得、政以贿成”的官场中恪守道德,保持了气节,堪称是“真名士自风流”。特别是其为自己备下一口空棺材,准备以死拒绝太监的勒索,在当时可是需要莫大的勇气才能做出的。

唐侃(1487-1545), 字廷直,号默庵,明代江苏丹徒开沙(今高桥)人,自小刻苦求学,品行端正,他3岁开始学习论语、孝经,9岁就读完了四书、诗经,16岁进郡学为秀才。明正德八年(公元1514年),唐侃乡试中了举人, 中举后他曾拾得巨商丢失的一袋金钱,未启封即归还失主。后被授为永丰知县。他赴任时不带妻子,与书童一起生活,青菜豆腐,粗茶淡饭,生活很俭朴。老百姓一开始以为他是做做样子,但久而久之,当地人都信服他真正是清正廉洁了。

唐侃不仅清廉,而且敢于犯上,他因为政绩考核卓越升山东武定州知州,上级当时指派他清理武定军籍,要求他完成征召全州男丁1.2万人的任务,而武定男女丁口仅3万余,若被征1.2万人,几乎抽空半郡,怎能保证不发生民变?一边是上司催迫不停,一边是武定民心惶惶。唐侃敢于抗命,上呈文书陈述利害,最终说服朝廷同意他的请求,削减征集人数,后来朝廷又筹划迁移州境上的居民去服河工的劳役,唐侃再次进言,陈明不宜把百姓的财力掏了去填河沟,最后意见也得到采纳,武定百姓始得安宁。

他敢于犯上最著名的是另一桩事,即备棺拒贪的故事。当时是明章圣皇太后去世,死后远葬承天,出殡队伍所到之处,太监内官们大肆勒索金钱,扬言不办供张者处死。有财力的地方官送钱保命,擅长拍马的官员乘机搜刮,没钱的州县官吏大多吓得逃走。唐侃预先准备了一个空棺材,殡仪经过时太监们索要急迫,唐侃就把太监们领到棺材旁,指着棺材说,“办吾一死,金钱不可得也。”面对连死都不怕的唐侃,这些太监贪官们惊愕无奈悻悻而去。

唐侃后来因名声卓著被提升为南京刑部员外郎又转郎中,他在任上为民伸冤,案无积压。但终因弹劾当朝奸臣严嵩父子,被暗害死于刑部官舍。死后因清贫不能买棺,靠尚书及同僚资助,才买了棺材运回老家。在明代,清官是不能被容于污浊的官场的,前已有于谦,后又有唐侃,在明代类似唐侃这样的冤狱比比皆是,明代封建统治制度下,皇帝昏庸、奸臣当道甚至太监弄权,搞得朝廷乌烟瘴气,民间民不聊生,这样的环境下却始终无法断绝读书人对高洁品行的追求和坚守,王子想来,这背后的力量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