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37课:张伯行:《禁止馈送檄》明操守
作者:王冬老师廉洁课     发布时间:2020-11-13     信息来源:151amjs澳金沙门      阅读次数: 【关闭】

王子曰:一黍一铢,尽民脂膏。宽一分,民即受一分之赐;要一文,身即受一文之污。这斩钉截铁,至今令人震撼的廉政名言出自清初名臣张伯行,体现了简政宽民,严守操行的思想。读来令人深思。

清朝大臣,理学家张伯行(1651-1725),字孝先,号恕斋,晚号敬庵,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他一生以周敦颐先生的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自勉,始终坚持如一,清正自守,政绩卓著,终成为古代廉吏的典范。

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累官至礼部尚书。历官二十余年,以清廉刚直称。其政绩在福建及江苏最为著名。学宗程、朱,及门受学者数千人。去世后,朝廷追赠其为太子太保,谥清恪。光绪初年,从祀文庙。

康熙四十二年(1703),张伯行被授为山东济宁道。适逢灾荒之年,便从家乡运来钱和粮食,并缝制棉衣,用来解救百姓的饥寒。康熙帝命令按各道救济灾民,张伯行便拿出仓谷二万二千六百石有余赈济所属汉上、阳谷二县。山东市政使责备他独断专行,准备上疏弹劾,伯行说:"皇上有旨救灾,不能说是独断专行。皇上如此重视民间疾苦,应该以仓谷为重呢?还是以人命为重?"布政使只好停止弹劾事。

康熙四十五年(1707),张伯行被任命为江苏按察使,这是巡抚的属下。按照当时的官场旧例,新任的官员要给巡抚、总督等上司送礼,以示尊敬,也表示请求以后关照提拔,这大概需要白银四千两。但张伯行秉性耿直,从不巴结上司,对此腐败风气深恶痛绝,他说:"我为官,誓不取民一钱,安能办此!"拒绝送礼。不但如此,在任内他还尽力革除当地弊病,整顿吏治,因而得罪了总督和巡抚,常受到他们的排挤。

康熙四十六年(1708)正月,康熙帝南巡到达江苏,在苏州谕令总督和巡抚举荐贤能的官员。在举荐的名单中康熙皇帝没有看到已闻名朝野的张伯行,就对总督、巡抚申斥道:"朕听说张伯行居官清廉,是个难得的国家栋梁之才,你们却不举荐说完又转向张伯行朕很了解你,他们不举荐你,朕举荐你。将来你要居官而善,做出些政绩来,天下人就会知道朕是名君,善识英才;如果贪赃枉法,天下人便会笑朕不识善恶。于是,提拔张伯行为福建巡抚,赐予廉惠宣猷的匾额。

  康熙四十八年,张伯行奉旨调任江苏巡抚。赴任后,张伯行立即发布檄文《禁止馈送檄》,严禁下属馈送钱物,以整顿当时日益盛行的贪腐之风。文中写道:“一黍一铢,尽民脂膏。宽一分,民即受一分之赐;要一文,身即受一文之污。虽曰交际之常,于礼不废。试思仪文之具,此物何来?”

  二年后,江苏发生科考大案,副主考赵晋内外串通受贿舞弊,发榜时,江南士子大哗。康熙皇帝命令张伯行、总督噶礼会同户部尚书、安徽巡抚等人会审此案。由于噶礼受贿干预,审理一个多月竟然没有任何结果。张伯行愤而上奏弹劾噶礼,噶礼则反过来诬告张伯行。康熙无奈中只得下令:张伯行与噶礼同时解任,再命主审官审理。扬州百姓听到消息之后罢市抗议。第二天,扬州百姓拥到会馆,因为平时就知道张伯行清廉不贪,肯定不会接受礼物,便用水果蔬菜相送。张伯行依然婉言拒绝,百姓们哭道:“公在任,止饮江南一杯水;今将去,无却子民一点心!”万不得已,张伯行才收下一把青菜。

  最后,案子审理下来,康熙皇帝亲降圣旨:张伯行留任,噶礼革职。消息传出,江苏官民争相庆祝,纷纷写下红幅贴在门旁:“天子圣明,还我天下第一清官”,更有上万人进京到了畅春园,跪谢皇恩。可见张伯行受人民爱戴之深。

雍正二年,一代清官张伯行不幸病逝,皇帝赐谥“清恪”,意思是为官清廉,恪尽职守,精确地概括了张伯行的一生。

当然也要看到,张伯行的身上还有很大缺陷。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张伯行从福建调任江苏巡抚时,整个路费仅花一两银子,这实为典型的'矫廉'之举。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当时社会已形成了'凡清必好'的风尚,因此人人标榜清廉,甚至互相鼓吹。"矫廉"还只是荣誉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在政务处理上,清官往往无能。在张伯行所辖江苏省内,盗贼出没,案件堆积如山,连康熙帝也说"张伯行操守虽清,为人糊涂,无办事之才。"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考查,噶礼弹劾张伯行,列他"七大罪",并非全是诬词。到了雍正朝,雍正皇帝干脆直斥张伯行为"木偶"。雍正皇帝对以前的清官政治深为不满,对官员的"操守"和"才能"问题进行了新的定位。

他的缺陷不能过分苛责,也属于正常的历史局限性,无损于其《禁止馈送檄》中体现的光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