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26课:范仲淹教子廉洁戒奢
作者:王冬老师廉洁课     发布时间:2020-10-12     信息来源:151amjs澳金沙门      阅读次数: 【关闭】

王子曰:从古至今,很多官员因为幼时家贫,反而成为奋发向上的动力,而功成名就之后,不少人要么衣锦还乡,要么报恩贫时的救助者,更多的官员存在补偿心理,要补偿自己、补偿家人、补偿族人,更要补偿子孙后代,自己吃过的苦,不愿再吃,更不愿让子孙再去吃苦,子孙但凡有何需求,不论是否合理,无不应承满足,生怕有所疏漏,像范仲淹这样能严格对待儿子,即使儿子大婚之喜也丝毫没有铺张的真是凤毛麟角啊。其实年轻人的美好生活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奋斗得来,这才是最能让人满足,最能体会到幸福的啊。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佑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童年时代清贫的生活使范仲淹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入朝为官后,他依然如此。他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廉洁的代表,范仲淹不止自己廉洁,还教会自己的后代要廉洁。

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深知他的习惯和家规。因此,结婚前夕,范纯仁对婚礼大操大办自然不敢妄想,他想来想去,最后决定只买两件稍微好些的衣服,这样于父亲、妻子两边都能说得过去。于是,范纯仁将计划购置的衣服列出清单,壮着胆子交给父亲审定。谁知范仲淹看过单子,立即板起了脸,说道:“婚姻自然是人生大事,但这与节俭有什么矛盾?怎么可以借口‘人生大事’而奢侈浪费呢?”

父亲一番话说得范纯仁满面羞愧,他鼓起勇气对父亲说:“范家节俭的家风,孩儿自幼熟知,购置奢华贵重物品,儿子知错。可是如实禀报父亲大人,新人想以罗绮做幔帐,孩儿知道这不合家风,故不敢答应,可她的父母又出面提出,孩儿碍于他们的情面就没敢再坚持下去。”

范仲淹听后勃然大怒:“你知错认改,我便不再追究。但是范家几十年来,以节俭自守,以奢侈为耻。用罗绮做幔帐,岂不坏了家风?情面事小,家风事大,你可以告诉,如若坚持以罗绮做幔帐,那我范仲淹就敢把它拿到院子里烧掉。”

由于范仲淹的坚持,范纯仁的婚礼办得十分俭朴,既没有购置贵重奢侈的物品,也没有举办隆重奢侈的婚礼,不仅范仲淹的家风得以维持,同僚们也从中受到很大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