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发展具有聚焦职业教育法规建设、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特征,要使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需求匹配、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与产业匹配,就必须坚持产科教融合高质量发展路径,以“合”立高度,共建标准,以“产”拓广度,多方联动,以“科”掘深度,立地研发,以“教”夯厚度,深化改革,精心构建产科教融合发展体系。
2010年,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工程学院与德国帕绍技术员学校合作,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德合作)专业开启了融入德国技术员标准的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学院以“合”立高度,中德企共建专业教学标准、共推人才培养改革,积极探索新时代高职院校产科教融合新路径,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反哺教学、企业及行业产业发展,有效促进资源融合、人才共育、成果共享。
以“合”立高度:共建专业教学标准,中德企共推人才培养改革
组建由机电类跨国企业专家、中德职教专家及骨干教师组成的团队,对接机电类德国技术员和国家三级职业资格标准,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形成符合国际化企业需求的职业能力标准,参照德国技术员机电专业框架教学计划,确定核心课程和专业教学标准。
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围绕典型岗位,构建“标准融入、分层递进、平台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将德国技术员和工程师助理职业资格标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本区域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岗位认证、“1+X”可编程控制系统集成及应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机电类技能创新大赛等标准,通过通用、核心、方向、拓展四层次模块,以及企业认识实习、现代学徒制校外实习、专业项目实战、企业顶岗实习等教学方式,中德企平台协同,实现学生“通用技术技能—核心技术技能—综合技术技能—企业技术技能”的层次递进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成为国内首个获德国 AQAS高校办学资质认证的高职专业。
以“产”拓广度:推进校企精准对接,深化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围绕区域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对接智能制造领域,立足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德合作)和飞机电子设备维修一流专科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申报工业互联网本科专业,新建无人机高职专业,机电装备先进技术应用专业群以实现精准对接区域产业人才需求目标。
为主动服务上海临港区域产业发展,实施人才共育,学院与中国商飞、特斯拉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构建了“项目管理”“教研会议”“资质认证”三大机制,开发融入新技术和体现生产过程的教学项目,形成由仿真、企业简单、企业综合、创新服务等教学任务组成的课内“四层次项目化实践系统”,构建了课内、课外与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现代学徒制班学生连续5年全部就业,超40%曾赴德交流游学,超50%在德资及头部企业就业,并在核心技术岗位发挥重要作用。
以“科”掘深度:坚持“立地式”研发,精准解决技术难题
学院坚持立地式链式研发创新,通过校校、校企合作共建机电装备关键部件智造绿色表面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人才、技术、服务“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聚焦数字设计技术、精密加工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工业互联集成技术四大方向,力求解决产业、行业面临的关键共性问题。近年来团队承担了纵向课题8项、横向课题18项,发表科研论文21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2项,培训6113人次,合作企业57家,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区域机电装备关键部件智造技术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
联合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及西门子集团等中德龙头企业,成立中德合作工业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实现产品研发、技术应用、产业咨询、产教融合培训等功能,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依托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年培养技术员超70人,推进科研育才。
以“教”夯厚度:深化制度改革,创新构建产科教融合机制
学院坚持制度优先,激励与考核并举,高质量推进平台、团队、项目、奖励等办法落地,依托上海市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国家“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共建“训研一体”校内外实践基地,形成“需求—研发—转化”的立地创新教学理论和产科教融合运行机制。
学院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团队”以才引才模式,抓牢教师队伍梯度和类型培育,做好师资队伍的内培外引工作。开展教学竞赛、项目开发、长短期国际交流等提升团队教学、科研和国际化能力。倡导“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能力与素质”课堂育人理念,校企共建智能制造机电设备基础实训基地等4个集实践教学、技术服务、创新创业、社会培训于一体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践基地30余个,每年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超400个。
(信息来源:151amjs澳金沙门《中国教育报》2022年9月6日06版》